为了报复而选择欺骗他人
创造力明显是协助我们作弊的重要帮手,但它不是唯一的帮手。我在此前的一本书《怪诞行为学2》中曾描述一项实验,这项实验的设计是为了与者。实验的关键点是,丹尼尔给他们每个人留了9美元而不是5美元,会有多少人退回额外的钱呢?
这并非令人厌恶的条件。丹尼尔在另一组顾客(令人厌恶条件下的顾客)面前表现得略有不同。在解释任务时,丹尼尔假装他的手机在振动,从口袋中掏出手机后说:“你好,迈克,什么事?”一小会儿后,他满腔热情地说:“太好了,今晚8点30分吃比萨。去我那儿还是你那儿?”要挂断电话时还说了一句“回见”。整个假装的谈话过程,持续了将近12秒。
在把手机放回口袋后,丹尼尔并没有为自己在谈话中未经允许就接电话这种不礼貌的行为道歉,只是继续说任务要求。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就和非厌恶条件一样了。
我们想看看被无礼忽视的顾客是否会留下额外的4美元报酬,以此来报复丹尼尔。结果表明,顾客的确这样做了。在非厌恶条件下,45%的顾客退还了额外的钱;但在被惹恼的顾客中,只有14%的人退还了钱。尽管在非厌恶条件下有高于50%的人欺骗了丹尼尔,但在厌恶条件下,仅仅12秒的干扰就会让更多的人选择作弊,这还是令我们感到很惊讶。
说到不诚实,我认为这些结果表明:一旦有事或有人打扰到我们,我们就更容易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找到借口。我们不诚实的行为是为了报复,为了平衡我们之前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我们会对自己说:我们没有做错事,我们只是在找平衡。甚至认为这只是因果报应,是世事之间的平衡。这么说没有错,我们就是在为正义而斗争。
我的朋友和《纽约时报》科技专栏的作家戴维·波格写下了一些糟糕的顾客服务体验,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报复感。所有认识戴维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所以听到他会伤害别人时,大家都感到很吃惊。不过,在受到伤害后,我们的道德感的确会改变,且改变的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从下面戴维的歌中你就能看出,戴维是个极具创造力的人。以下是戴维自己写的歌(请随着《寂静之声》这首歌的曲调一起唱):
“你好,语音信箱,又是你,”
“我打电话还是为了寻求技术服务。”
“我又没听从老板的警告,”
“周一早晨打的电话,”
“现在已是晚上,该吃晚饭了,”
“晚饭慢慢变凉,慢慢变质……”
“我却还在等着电话!”
“对方仍是毫无回音。”
“你好像还没懂,”
“我觉得你的电话根本无人接听,”
“每个按键我都按过了,”
“18个小时过去了,我仍在等着电话。”
“我的麦克风已经坏了。”
“但仍打不进电话,”
“存储器也空了,”
“现在,我的麦克风也没有声音了。”
“梦里,我总是想象着,”
“对你们实行报复。”
“诅咒你们骑摩托车时出车祸,”
“血从你的伤口中迸溅而出。”
“你的力气渐渐消减,勉强拨打急救电话。”
“你祈祷给你治疗的医生不是新手。”
“给你治疗的人却正是我。”
“而我不会有任何回应。”